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National Satellite Ocean Application Service

联系我们  |  English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科普
滨海湿地
发布日期: 2024-04-29

  滨海湿地,作为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定义:滨海湿地是指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水域及其沿岸浸湿地带,包括水深不超过6米的永久性水域、潮间带(或洪泛地带)和沿海低洼地带。它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地形上包括河口、浅海、海滩、盐滩、潮滩、潮沟、泥炭沼泽、沙坝、沙洲、泻湖、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海湾、海堤、海岛等。

  特征:滨海湿地具有独特的水文条件、植被和土壤特征。其地表常具积水或土壤过湿,植被和动物适应了永久性或季节性湿地条件。同时,滨海湿地具有独特的土壤和沉积条件,土层严重潜育化或有泥炭的形成和积累。

  分布:中国的滨海湿地分布总体上以杭州湾为界,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杭州湾以北的滨海湿地主要由环渤海滨海湿地和江苏滨海湿地组成,而杭州湾以南的滨海湿地则以基岩性海滩为主。在河口及海湾的淤泥质海滩上分布有红树林,从海南省至福建省北部沿海滩涂及台湾省西海岸均有分布。

  价值:滨海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它可以调节流量、防止海水入侵、补充地下水或来自地下水、沉积营养物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保护海岸等。此外,滨海湿地还具有旅游开发、教育与科学研究等价值。

  演替:滨海湿地的演替显著,主要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包括海平面上升、台风及风暴潮等,而人为因素则包括滩涂开发、养殖等。这些因素会导致滨海湿地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类型:滨海湿地包括多种类型,如滩涂湿地、浅海湿地、岛屿湿地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生态特征和服务功能。

  为了保护和利用滨海湿地资源,需要加强对其生态功能的认识和研究,制定科学的保护和管理策略,并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同时,需要关注滨海湿地的变化动态和趋势,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