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Satellite Ocean Application Service
吴奎桥,男,52岁,中共党员,河北衡水人,硕士研究生,现任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北京地面站站长、北京站党支部书记、“海洋卫星地面接收站网融合”项目总设计师。长期深耕海洋卫星地面接收、数据预处理和雪龙船极地考察航行安全保障领域,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卓越的履职能力、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我国海洋卫星事业发展筑牢地面支撑屏障,其先进事迹先后被《自然资源报》《人民日报》报道,成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典型标杆,2024年度获评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四好”党员。
信念如磐:把政治忠诚融入事业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是指引我们攻坚克难的根本方向。”吴奎桥同志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理论武装夯实信仰之基。作为党支部书记,他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支部建设中,他持续深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创新开展“让党旗高高飘扬”等特色活动,将党课课堂延伸到试验现场、项目一线,带领党支部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第一方阵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最初一公里”,以党建引领凝聚团队共识,让政治忠诚成为推动业务发展的强大动力。
履职尽责:以实干担当书写奋斗答卷
从海洋卫星地面接收站网的“从无到有”,到极地考察保障的“攻坚克难”,吴奎桥同志始终以钉钉子精神扎根岗位,用实绩诠释责任担当。一是织密全球接收网络,夯实事业发展底座。自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吴奎桥同志亲历我国海洋卫星事业跨越式发展历程,带领团队持续攻坚20余年,推动建成了“六站一中心”全球布局的海洋卫星地面接收站网——涵盖牡丹江站、北京站(海淀、昌平)、海南站(三亚、陵水)、雪龙船移动站、“雪龙2”号移动站、南极中山地面站及北京站网管理中心。该站网承担着9颗在轨海洋系列卫星的数据接收任务,成为海洋卫星遥感应用的“生命线”,为海洋防灾减灾、资源开发、科研创新提供坚实数据支撑。二是攻坚极地保障系统,守护科考安全航线。2012年起,吴奎桥同志以技术负责人身份牵头雪龙船船载移动接收站论证工作。十年来,该系统在南北极冰区持续稳定运行,为雪龙船提供大量卫星遥感航行保障产品,在多次复杂冰况下为航线选择提供关键参考,成为极地科考的“千里眼”。2024年10月,他担任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临时党委副书记、副领队,在五个多月的考察期间,统筹协调海陆空资源,圆满完成秦岭站配套设施建设、三站越冬人员轮换、物资补给及国际合作任务,同时依托船载系统提供卫星遥感图像支持,保障冰区卸货与调查工作顺利推进,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守护科考安全。三是领跑站网融合项目,推动技术迭代升级。2023年起,吴奎桥同志担任“海洋卫星地面接收站网融合”项目总设计师。面对研制进度紧、技术难度大的挑战,他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组织技术团队与各分系统研制方协同攻关,严格按照预定计划完成分系统研制与部署,推动海洋卫星地面接收能力向高效化、一体化升级,为海洋卫星数据处理与应用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
狠抓作风:以身作则凝聚团队力量
“履职尽责是本色,恪尽职守是原则。”吴奎桥同志始终以高标准严守纪律底线,作为中心纪委委员,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带头落实党规党纪,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在团队管理中,他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党建日常工作与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凝聚力,主动倾听职工诉求,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悉心指导年轻职工成长,以“传帮带”助力青年人才快速成才,凭借清正的品行与务实的作风,赢得部门职工与合作单位的一致认可。
面向未来:以初心使命续写强国篇章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吴奎桥同志表示,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海洋强国建设目标,带领团队持续优化海洋卫星地面接收站网功能,提升极地科考保障能力,在党建与业务融合中再创佳绩,以实际行动为我国海洋卫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四好”党员的旗帜在海洋强国建设的征程上高高飘扬。
吴奎桥同志用二十余年的坚守与奋斗,诠释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使命与担当,其先进事迹将激励更多科研工作者投身海洋事业,为守护蓝色国土、建设海洋强国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