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Satellite Ocean Application Service
张有广,男,54岁,中共党员,山东青州人,博士研究生,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副总工程师、研究员,我国海洋二号B/C/D卫星和盐度探测卫星地面系统副总设计师,多年来深耕我国海洋卫星遥感领域,在海洋卫星地面处理系统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2024年度获评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四好”党员,这既是对他政治素养和科研能力的高度肯定,也生动诠释了“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潜心研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科学家精神。
理论引领: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科研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是我们海洋卫星科研工作的根本遵循。”张有广同志始终坚持在学深悟透中筑牢信仰之基,将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转化为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他团结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在海洋二号系列卫星地面数据处理系统建设中,成功突破了卫星微波散射计、雷达高度计、扫描微波辐射计等遥感载荷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部分“领跑”的跨越。
技术突破:构建中国自己的海洋卫星数据体系
张有广同志的团队建立了一系列微波遥感数据处理算法模型,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海洋二号卫星地面数据处理系统中,形成了高时效的标准数据产品和高空间分辨率的融合数据产品,填补了我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数据产品的空白。目前,地面数据处理系统已实现10余年的业务化运行,数据产品在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研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国际比对,卫星数据产品中海面高度、有效波高和海面风场等数据已达欧美同类卫星数据产品的精度。
近年来,张有广同志和团队获军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海洋优秀图书奖1项。
立德树人:以科学家精神铸就人才培养高地
张有广同志深知“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科研工作的“第二战场”。近年来,他领衔的科研团队已成为海洋遥感领域的人才摇篮——累计培养博士后5人、博士2人、硕士7人,这些青年才俊正逐步成长为支撑我国海洋卫星事业接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他创新“党建+科研”培养模式,把党课搬到试验现场,把卫星研制实例写进教材,让学生在参与“国字号”工程中淬炼“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科学家精神。“张老师常说‘每一行代码都要对得起国家需求’,这种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治学态度,比任何教科书都更有力量。”已成长为卫星遥感应急管理技术骨干的博士后王曼曼这样回忆道。
面向未来: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服务“国之大者”
“建设海洋强国是我们这一代海洋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面向未来,张有广同志表示将继续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以服务“国之大者”为己任,带领团队持续深化海洋卫星技术创新,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张有广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他的先进事迹将激励更多科研人员投身海洋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